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“王上英明,微臣,微臣领命。”
臧霸沉沉地一拜,接过诸葛亮手中的竹简。
身后的一众大臣们也随即跪地齐声呼道:
“王上英明!”
……
诸葛亮懒得搭理臧霸身后的一众自己都叫不出名字的大臣,只背手望着臧霸。
只见臧霸两手将竹简捧在手心,目光坚毅地在竹片上来回巡视。
片刻,臧霸将竹简小心翼翼地一合,朝诸葛亮恭敬地拜道:
“启奏王上,看来琅琊已经无虞也。”
诸葛亮眉头一皱,反问道:
“琅琊已经无虞?国相大人这话何意?”
臧霸随即又奏道:
“王上,此书虽然看起来是曹操发来的斥询之文,但却暗有深意。
曹操以汉帝之名诏命天下诸侯共伐袁术,王上却只奉诏却不发兵,此举必然已经引起曹操的愤恨。
且王上日前又发兵济北,将曹操兖州的北方重镇东郡攻下,东郡是曹操的发家之地,又地处关隘,曹操岂能善罢甘休?”
诸葛亮眯着两眼,意味深长地望着臧霸。
“嗯,国相大人分析得有道理,大人接着说……”
臧霸旋即又是一拜手,开口奏道:
“王上,可如今这一卷文书,已经足以看出曹操之志。”
“国相大人尽可畅所欲言,寡人洗耳恭听。”
“王上,曹操遭此重创,理应出兖州之兵,攻伐琅琊,但时至今日,也只有文书一卷。
此书言辞之中,看似是斥询之意,实则是在试探王上之心。
琅琊之地虽然只有四郡,却已成蒸蒸日上之局面,又有青州袁谭,徐州吕布,沛国刘备等诸多势力,曹操此时正兵临淮南,自然分身乏术。”
诸葛亮没想到臧霸竟然能有此见识,笑道:
“国相大人果然有见地,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呢?”
臧霸随即又拱手奏道:
“王上,依臣之见,此时正是发展国力的大好时机,王上应与徐州吕布和沛国刘备缔结盟好,共拒曹操,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诸葛亮听着臧霸的奏言,不由得眉开眼笑。
“国相大人一席话,真是治世良言啊!寡人心甚慰。
国相大人,回书一事就交由大人了,务必言辞恳切,奉承之语尽可以大肆铺排,不过只有一点,曹操书中所提的交换东郡南境三县,此事万万不可,婉言拒之即可。”
“王上,微臣才疏学浅,恐难胜任,还望王上点拨。”
诸葛亮微微一笑,暗自想到,好你个臧霸,还跟我耍滑头。
心里虽暗自一想,嘴上却直声答道:
“国相大人,此事其实做起来容易,大人只需以战情紧急为由,足以堵住曹操之口。
眼下庐江战事正酣,寡人收到密报,冀州袁绍要图谋兖州,为戍卫王幾,保司空大人兖州无虞,寡人擅自出兵……
意在替司空大人镇守北疆,军情紧急,万般无奈,请君见谅。”
诸葛亮说到这,自己也被自己的话逗了一笑,随后又道:
“不过是这个意思便可,曹操眼下分兵不得,自然也无可奈何。
国相大人再略微润色一番,不必呈于寡人,尽可发往豫州便可。”
臧霸听罢,立马拱手一拜,呼道:
“微臣领命!”